泰坦的建造并非一蹴而就。玩家需在石头科技树中解锁高级兵营(研究费用2000金币),随后支付6000金币和石油资源才能生产一台泰坦。这一过程对前期资源积累提出了极高要求。在雪地地图中,玩家需优先扩张领地范围以获取更多木材和矿石,同时通过市场、银行等建筑提升金币收益。泰坦的石油消耗(每台每小时2单位)也迫使玩家必须稳定油田控制权,否则石油短缺将直接导致泰坦停机。
泰坦的战斗力体现在其高生命值、机动性及范围伤害能力上。它如同一座移动的机枪塔,能通过多段AOE攻击快速清理扎堆的普通丧尸。在最后一波尸潮中,泰坦可凭借8000点血量充当临时掩体,为狙击手后撤争取时间。其攻击模式存在显著短板:面对高护甲的胖子僵尸,泰坦需7秒才能完成击杀,效率甚至低于狙击手。泰坦的维护成本与战略价值常不成正比——8台泰坦的造价足以建造56名狙击手,后者在分散防线时更具灵活性。
泰坦的核心价值在于容错率。当防线崩溃时,泰坦能通过高速移动快速填补缺口,例如在94天最终战中拦截突破防线的女妖和吐痰僵尸。清图阶段,泰坦的耐久性使其能深入污染区扫荡巢穴,避免狙击手因意外减员导致的战线崩盘。但这一优势需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——过早建造泰坦会延缓关键科技(如雷达、机枪塔)的解锁,反而增加后期防御压力。高端玩家往往选择70-90机枪塔+20泰坦的混合配置,既保障火力密度,又保留应急机动力量。
作为亿万僵尸中最具争议的单位,泰坦既是力挽狂澜的英雄,也是拖累经济的累赘。它的存在迫使玩家在即时救场与长期运营间做出抉择。唯有精准把控建造时机(通常建议在50-65天间量产),并搭配震撼塔、死神等单位形成复合火力网,才能让这台钢铁巨兽真正成为尸潮的噩梦。